不签合同、证照不齐、场所存隐患、藏身民宅避监管……校外托管机构如何不负所“托”?
本报讯 近年来,随着校外托管机构不 断增多,人们的看法也逐渐呈现出两面性: 一面是托管机构确实缓解了部分家长的 “带娃”焦虑,一面是不少托管机构存在证 照不齐、安全无保障等乱象引家长们担 忧。令人期待的是,《海南省校外托管机构 管理若干规定》已经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 过,将于今年 3 月 1 日起施行。新规的施行,能否推动校外托管市场的规范和良性 发展,让托管机构实际做到不负所“托”? 有家长表示,校外托管存在的问题已非一日,希望参加今年全省两会的代表委员能 予以关注,提出好点子。
家住海口滨濂村的林女士,家中两个孩子都托管过。谈起校外托管,那几年的经历让她如鲠在喉。
林女士和丈夫都是万宁人,两人2017年 开始来海口打工,丈夫主要开车送货,她在滨 濂商业街摆摊卖鱼和菜。“我们起早贪黑,老 公都是天没亮就出门;我一出摊就是一整天, 饭也是做好了带去吃,卖不完不回家。”林女士说,因此,两个孩子的接送成了问题,“除了 托管别无他法。滨濂村周边有好几家午托机 构,我两个小孩在四年间就换了三家。”
“第一家只托管了一个学期(2021年秋季学期)。女儿当时刚上二年级,多次跟我说 在那里吃不好,吃不饱。”林女士说,那家午 托机构天天发来的伙食照片看着很不错,实际上却常换菜,或者分量很少。“第二家好一 些,我女儿在那里托管了一年半,后来托管 的孩子慢慢的变多,一间房挤了 6 个娃,上厕所都要排队。加上托管阿姨疏于管理,女儿反映每天中午都很吵,她经常超过一点钟才睡午觉。”
林女士说,2023年秋季学期,儿子上了小学也需要托管,她索性将两个孩子都“转 移”到另一家生源较少的午托机构,没想到也 不省心。“儿子被人弄哭两次,托管阿姨都没告诉我。我打电话去问,对方说小孩子打闹 很正常。”林女士说,最让她反感的是,去年这家午托机构就开始涨价,每个孩子每月需要多交55元,两个孩子一年下来就要多花近千元。
于是,从去年秋季学期起,林女士和丈夫 商量不再托管。“大女儿当时五年级,已经学会加热饭菜和弟弟一起吃。我给姐弟俩都配 了钥匙,让他们放学后自己回家,下午自己定闹钟上学。”林女士说,但凡学校能提供午餐午休服务,她必然不会花钱去托管。林女士还透露,以上3家午托机构,均未与她签订过合同。
记者赶在学校放寒假前,在海口进行了走访。1月8日上午,记者根据家长提供的地址,在海口琼山区某小 学附近找到了2家相距不远的校外托管机构,其中一家位于一栋居民楼的四楼,外墙上挂着“×航午托”的招 牌。记者来到该居民楼四楼的电梯间,发现通往“×航 午托”的过道加设了一扇铁栅栏门,上着锁。记者隔着 铁栅栏门看到,该托管机构共租用两间房,房门均开着, 但一间房不见人走动,另一间房只看到2名孩子。记者在铁门外向屋内喊话,询问托管阿姨在不在,一名孩子 回答“刚出去”。
该楼一住户和记者说,这家托管机构住有十几名学 生,去年消防部门及网格员上门巡查时曾表示“空间拥 挤”,楼道里的铁门也不应该经常锁着,万一发生火灾孩 子没处跑。“平常都是上下学时间才开锁,现在学生们刚 考完期末考试,大部分被接回家了,只有几个孩子还睡在 这里,托管阿姨应该是去买菜了。”该住户说。
而另一家托管机构,位于百米开外的另一栋居民楼 三楼,楼外未见招牌。该托管机构租用的是一间带厨房 和卫生间的大单间,共摆了四张落架床,中间则是一张长方形饭桌。“没住满,才 7 名学生,现在都被家长接回去 了。”正在屋内洗碗的一名约五旬女子说,该机构包括老 板在内只有3人,临近放假,老板早早就让另一名年轻女子回家了,她则留下来打扫卫生。
记者询问该机构有没有跟家长签订合同。“这个不清楚,最好问老板。”该女子表示。记者继续询问,万一学生中途要求退费咋办。该女子回答:“那就按天算,也有比较难缠的家长,老板大多数都会多退钱了事。”
1月9日,记者通过熟人联系上在龙华路一家托管机构工作的小青(化名)。23岁的她介绍,她中专毕业后始终没稳定的工作,这份托管工作是去年朋友介绍的,月薪仅2600元,还不给买社保。“钱不多,主要图清闲。做饭有专门的阿姨,我每天就是上下学接送学生,节假日和周末学校放假我也能放假。”小青说,据她了解,她所在的 托管机构从未与家长签订合同,证件方面只见过营业执照,至于食品经营许可或消防验收方面的证件她没见过,她本人也没办理健康证。
对于将于3月实施的《海南省校外托管机构管理若干规定》,小青表示她不知道这方面的法律和法规。“老板娘和其他几个阿姨都是农村人,应该不怎么懂。”小青透露,该托管机构存在男女混住的情况,“都是小孩子,哪里管这些。家长很少过来,就算知道也不说什么,空间就那么大。”
“现在托管机构那么多,竞争非常激烈,如果都严格依规定来,估计赚不了什么钱。”1月10日,海口一家校外托管机构负责人李女士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,如果对照《海南省校外托管机构管理若干规定》,她经营的托管机构也存在一些问题。她透露,同行中有部分托管机构其实是由校外培训机构“变身”而来,“这些培训机构为了逃避有关部门打击,不得不改名或更换办公地点,背地里还是偷偷开展校外学科培训,不然吸引不了家长。”
李女士说,这个行业发展至今,已形成很强的隐蔽性。 “据我了解,一些校外托管机构都选择不挂招牌或挂一个小招 牌,目的是为了不引人注意。这类托管机构绝大多数都是‘夫妻 店’或‘三人店’,投入成本不大,租用的场所一般都藏在密集居民区的民房里,消防安全肯定不过关,所以这类机构很少主动登记。”
那么,我省已登记的校外托管机构有多少?根据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8月联合公布的数据,截至发布当月,我省现有校外托管机构3200余家,托管中小学生约11万人,约占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总数 9%。对此,李女士表示:“应该还有一部分校外托管机构是没有备案的,或者有关部门掌握不到的。”
而在此之前,记者就曾发现一处更为隐蔽的违规经营校 外托管机构。去年秋季开学前夕,记者走进海口某中学了解 入学准备工作情况,刚进校门就被一名学校保到了一边: “家长你好,孩子需要午托吗?”记者从其口中得知,该校一名 教师经营午托机构,并与学校多名保安达成约定,保安每招来 一名托管学生,就能拿到一笔回扣。
校外托管机构乱象丛生,监管部门如何监管?根据即将施行的《海南省校外托管机构管理若干规定》,我省对校外托 管实行多部门监管,涉及街道、市场监管、消防、卫生、教育、住建等部门。
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美兰分局某监管所的执法人员陈先生 介绍,该所平日接到关于校外托管机构的投诉件并不多,一般 以调解为主。陈先生表示,各部门分别履行各自的管理职责,但是如何建立信息共享机制,形成多部门监管合力,有待省级 部门细化安排。
早在数年前,就有多名省政协委员、市政协委员分别提交 关于加强校外托管机构监管的提案。委员建议,一要出台管理办法,政府有关部门应从准入标准和基本服务规范方面 作出指引,明确校外托管机构性质、主管部门、托管范围、开办条件、法律责任等;二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,在统计学生托管意愿后,向合乎条件的托管机构购买服务;三要立足长效,对条件较好、管理到位的机构给予一段时间完善有关手续后予以保留;对不具备条件或管理不善的,勒令限期整改,逾期整改不到位的坚决取缔;四要加强宣传,增强家长和学生安全意识。(记者 王小武 编辑 符宛宜 李小欢)
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(记者阚静文)“住手!”“抗争”“我们不想要这样的美国!”,超1000场,逾50万人参与……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签署最新的“对等关税”行政令,加之美国政府此前出台的一系列政策,引发美国国内及欧洲强烈抗议。连日来,多地民众走上街头,用行动表达不满与愤怒。
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频频表态,称美国政府4月2日起将对全球征收“对等关税”,并针对特定行业征收额外关税。此举引发广泛批评。特朗普表示,目前关税计划已经制定。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称,该计划不会包含任何豁免条款。
4月6日河南驻马店,女子称自己家睡了30多年的床头总闻着有臭味,本以为有死老鼠,拆开发现床头的填充物全是垃圾废料,“坏不坏良心啊,睡了30多年太恶心了”#河南dou知道
睡觉也有最佳“黄金时间”不是11点 也不是12点(人民日报)#睡觉 #熬夜#肥胖
4月7日,网信部门打击文娱“饭圈”乱象,“摄影刘大锤”“老板王大发”等账号被查处!
美国股市连续暴跌,大量民众担忧养老金大幅缩水,美财政部长称无需担忧遭议员怼:你是不担心,因为你有钱。
当地时间4月2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“对等关税”措施。其中,不断讨好美国“倚美谋独”的当局被狠狠打脸——台湾地区被加征32%关税。靴子落地,台湾民众怒斥:台积电白给了,武器白买了,结果还被美国征收32%高关税。
女子称被企业家丈夫逼迫喝尿,孕期被强行发生性关系,曾在4个月内两度流产
4月2日,在郑州一居民小区,大皖新闻记者见到了今年36岁的李萍。李萍介绍,2014年下半年,她经人介绍认识了河南遂平籍男子邹某,2015年2月,双方在相处数月后登记结婚,一同生活在郑州市金水区。
据中国海事局网站消息,潍坊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,4月7日至4月20日每天9时至18时,渤海潍坊港部分水域进行军事任务,禁止驶入。
生活中,有些朋友怎么吃都不胖,偶尔多吃点,胃肠马上不舒服,又瘦了。事有反常,必有其因,很多时候不是一个消化不好能解释的。瘦瘦的人怎么做才能增加体重呢?